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
中山大学(Sun Yat-sen University),简称“中大”,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,位列国家“双一流”A类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。学校坐落于广东省,形成了广州校区(含南、北、东三个校园)、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,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三座核心城市。
历史沿革
学校前身为1924年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。孙中山先生逝世后,为纪念其贡献,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。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。
学科建设
中山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,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了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法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教育学、理学、医学、工学、农学、艺术学等众多学科门类。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29个(截至2024年12月),并拥有雄厚的研究生培养能力,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2个,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,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7个。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,学校有50个学科参评,A类学科数(A+、A、A-)14个。另有11个学科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。
师资力量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。截至2024年12月,有专任教师4722人。截至2024年7月,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,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。
人才培养
中山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为校训,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。学校人才培养注重加强基础、促进交叉、尊重选择、卓越教学,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、思想力、行动力。2024年12月数据显示,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69940人,其中普通本科生33367人,全日制硕士19768人,非全日制硕士4394人,全日制博士10735人,留学生517人。
科学研究
中山大学科研实力强劲,拥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43个、省部级平台269个。学校着力推进理、工、医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,如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、天琴中心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(珠海)等。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40亿元。
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
学校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,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。在国际合作方面,中山大学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、粤港澳高校联盟等国际联盟成员,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。
中山大学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,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。
| 排名类型 | 排名 |
|---|---|
| 校友会排名 | 13 |
| 软科排名 | 12 |
| US News排名 | 85 |
| 专业名称 | 类别 | 学制 | 国家特色 |
|---|
| 专业名称 | 类别 | 学制 | 简介 |
|---|
| 专业名称 | 硕士点名称 | 设立年份 | 所属专业 |
|---|---|---|---|
| 暂无硕士点数据 | |||
| 专业名称 | 博士点名称 | 设立年份 | 所属专业 |
|---|---|---|---|
| 暂无博士点数据 | |||
| 年份 | 排名类型 | 排名 | 得分 |
|---|---|---|---|
| 2025 | 校友会 | 13 | 73.64 |
| 2025 | 软科 | 12 | 585.20 |
| 2025 | US News | 85 | 72.00 |
| 年份 | 预算(亿元) | 数据来源 |
|---|---|---|
| 2025 | 216.22 |